用户名:
密 码:
 用户注册
欢迎来到吉林省林学会
站内搜索
关于吉林省林学会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关于吉林省林学会 > 全省性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全省性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学会 时间:2006-02-24
全省性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典型发言材料
 
发挥学术团体特有功能
为推进林业企业科技创新服务
吉林省林学会
(2006年2月24日)
 
    创新是实现企业经济发展、职工生活富庶的原动力。近两年来,我会在省科协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省林业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学术性社团组织的优势,将推动科技创新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努力调整社会定位,充分发挥自身功能,不失时机地为推进林业企业自主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服务,为实施“三大区域”林业发展战略,推动林业生态和产业体系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重点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立足于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了林业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一条有效措施就是建立科技奖励机制。对此,我会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通过努力争取、积极工作,经有关部门批准,在我省林业系统首次设立了行业科技奖,即吉林省长白山林业科学技术奖。这一奖项的设立,不仅填补了林业行业科学技术奖项的空白,同时也标志着吉林省林业从此有了自己的科技奖项。为使长白山林业科学技术奖真正能达到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性的目的,引导企业面向林业建设主战场主动开展科研攻关、自主创新,我们明确规定长白山林业科学技术奖主要奖励那些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这一明确要求,不但为企业指明了自主创新的方向,同时对于调动企业自身开展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和应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全省林业系统多出成果、不断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首届吉林省长白山林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们对全省评选出来的21项科研成果给予了重奖。这些获奖项目,绝大多数是为企业带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且具有推广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其中,一等奖《柽柳容器苗培育造林方法及推广应用》和二等奖《羊草容器苗培育方法及推广应用》2个项目,不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成为治理和改善我省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两项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项目,都申请了国家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立足于开阔企业管理人员的视野,持续开展了对外民间林业技术交流活动
    推动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必须尽快转变企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使他们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走出来,树立现代的创新思维。为此,我们充分利用学会是对外民间技术交流主代表的这一重要职责,结合全省林业实际,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林业企业技术管理人员,到发达省份和国外进行林业学术考察和技术交流活动。仅近两年,就先后成功地组织了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森林经营技术考察活动,赴西欧七国的林木种苗繁育技术和绿化工作考察活动。通过广泛交流与合作,不仅使大家转变了观念,解放了思想,牢固树立起了创新意识,还实现了“拿来主义”, 更好地利用了国内外林业科技成果的两种资源,使一些企业降低了研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历程,做到了科技开发工作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与国内外科技水平同等的基点之上。同时,这些活动的开展,对于我们了解西方国家林业科技发展情况,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我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我们还立足于国内,组织全省林业系统相关人员到浙江进行非公有制林业考察活动,赴西藏进行森林生态建设考察活动等。这些对外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广大林业企业、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开阔了视野、转变了观念,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树立了创新思维,增强了赶超林业先进水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立足于加速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切实加大了科企对接工作的力度
    科技开发成果的最终价值,体现在这一成果的利用上。从全省林业近几年的情况看,科研工作还存在着与企业结合不紧、与林业生产实际结合不紧的问题,没有真正面向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的主战场,不能及时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林学会作为学术性社团组织,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科研单位和企业搭建沟通的桥梁,实现科研单位和企业之间的双盈,是我们一段时间以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方面,我们按照省科协的要求,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效果。比如,我省科研单位曾研究出一种用于抗旱保湿,对林木种苗具有显著生长作用的“高效吸水剂”,如果将其应用于林业生产实践,将会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这一新产品刚研制出来时,基层林业企业还不了解,推广应用极少,没有产生出其应有的经济效益来。为此,我们充分利用林学会会员众多、分布面广这一网络优势,广泛开展了宣传活动,从而使这一新产品得以在全省迅速推广。目前,“高效吸水剂”已是提高全省造林成活率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推广使用“高效吸水剂”,不仅为科研单位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我们自身带来了收益。此外,我们还采取点对点,与企业直接挂钩的方式,建立科企对接对子。去年,我们与江源县大阳岔林场结成了场会联合对子,并制定了方案,签订了协议,多次组织专家学者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受到了企业的欢迎。
    四、立足于激励企业人才的成长,积极开展了林业科技人才举荐工作
    为激励科技人才的成长,建立相应的专家库,最大限度地调动林业专家的积极性、创造性,活跃林业学术氛围,加强林业科普工作,推动林业科技进步,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举荐林业学术权威和林业科普作家活动。这一举措在全省范围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科技人员纷纷询问其入选条件及举荐方式。通过举荐林业学术权威和林业科普作家活动,我们对全省林业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有了了解和掌握,对下一步开展各项学术活动,组织科技攻关,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紧紧把握国家对学术性社团组织政策倾斜的有利时机,大张旗鼓地在全省林业系统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的评选推荐和省管专家推荐工作。去年,中国林学会开展了全国林业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在全国只评15名的情况下,我会推荐的1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
    五、立足于为企业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广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林业学术研讨活动
    广泛开展学术研讨活动,对于促进科技工作者成长,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每年,我们都能根据林业实际,有重点地召开各类学术研讨会,探讨和解决林业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交流信息、展示才华的舞台。去年,我们以首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为契机,组织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围绕全省林业建设中的突出技术问题,开展了 “森林生态安全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兴林强林”、“建设良好生态、振兴东北林业”等为主题的多个研讨活动,内容涉及生态草建设、荒漠化治理、林地管护与科学开发利用、湿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森林资源监督、企业改革、多种经营等多个领域。通过研讨,既找准了制约林业发展的要素和症结所在,同时也为林业两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性、对策性意见、措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为培养创新性科技人才,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六、立足于为林业企业技术交流服务,认真调整了林业科技期刊的价值取向和办刊方式
    为了给企业技术交流提供更多更好地服务,我们在坚持“三个服务”办刊方向和“四个成为”办刊宗旨的基础上,把林学会主办的《吉林林业科技》定位为以刊发实用技术为主,辅以登发科普知识的技术类期刊,真正做到为企业服务,为林业生产建设服务,为基层林业科技工作者服务,进而成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技术练兵的平台和阵地。为此,我们拓宽编辑视角,改革办刊方式,围绕一个领域、一个主题组稿,实行委托采编、联合办刊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地为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发表论作、交流成果、学习技术、获取信息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为更好地为基层林业工作者提供服务,让《吉林林业科技》真正成为方大林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交流的载体,成为各单位进行企业宣传、产品推介的窗口,我们还专门聘请了采编人员,深入到林区、场圃组稿。通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学会组织已受到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喜爱,为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批创新性科技人才,创造了良好氛围。
    七、立足于全面提高林业职工素质,大力开展了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大力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对于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到,开展科学技术普及,不但能提高广大职工的科学素质,同时也能加强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这几年,我们利用湿地日、植树节、爱鸟周、防治荒漠化日等纪念日,广泛开展林业科普宣传活动;利用国家政策资源,大力开展创建全国林业科普基地活动,并对长白山、莫莫格、龙湾3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行挂牌建设、保护措施;为使科普工作取得实效,我们组织了部分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撰写科普文章,编写科普书籍,设立科普咨询窗口,举办了科普知识讲座和科普培训班,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创建科普之星活动等。仅去年一年,我会就编写了2部科普读物,举办了2期林业实用技术培训班。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广大职工的科学素质,更使我省林业广大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得到了锻炼,为他们成长创造了条件。由于我们工作突出,在去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林业学术大会上,被中国林学会授予“梁希科普奖”。全国只有10家单位获此殊荣,林学会获此殊荣的,只有吉林省林学会一家。
    以上,仅仅是我们做的一些初步做法,与兄弟学会相比,特别是与新时期所赋予的学术性社团组织的使命相比,还有很大距离,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