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 码:
 用户注册
欢迎来到吉林省林学会
站内搜索
学术争鸣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争鸣 >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努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
发展现代林业 建设生态文明 努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
信息来源:吉林省林学会 时间:2009-11-09

吉林省林学会现代林业与林业经济强省建设论坛学术报告

 
 
努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
吉林省林学会秘书长  王志新
(2009年11月9日)

 建设林业经济强省目标的提出,是林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全省林业行业提出的紧迫任务和必然要求。实现这一任务和目标要求,必须坚持现代林业发展理念,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力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跨越。
   
一、现代林业发展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开放林业与传统林业的矛盾日益凸现。特别是面对资源危机、经济危困逐步演变为生态危机、金融危机的现实问题,人们开始对传统林业经营思想和经营模式进行反思,相继提出生态林业、可持续林业、现代林业的概念。
    现代林业,首先应当是“现代化”的林业,即坚持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用现代工艺方式生产、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林业。其次应当是“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即全社会广泛参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样化需求的林业。第三更应当是“生态文明”的林业,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与社会和谐发展,竞争、共存、自生机制相结合,自然、生态、社会关系相协调,生态良好、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安全的林业。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因此,发展现代林业,必须首先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在其调节能力的范畴内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人为措施,建立高效的生态链,形成健康有序、良性循环的森林生态系统。同时,现代林业的发展,也不可能游离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之外,因此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森林经营的各种活动和林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应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同时,充分尊重经济规律,以免受到不应有的“市场罚单”。更应该看到,发展现代林业,离不开全民、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因此还必须充分尊重社会规律,动员、组织全社会力量投身林业建设,吸引、鼓励社会资金发展林业事业,走全社会办林业之路。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构建“三大体系”,即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不断强化森林植被恢复措施、努力提高森林植被盖度、确保森林资源正向增长的同时,大力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利用,创造新的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利用机制;必须在不断加强短轮伐期、高收获量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用材林开发建设,努力提高木材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大高产能源林基地建设力度,尽快改变农村燃料结构,加快生物质能源替代矿物质能源的步伐,逐步建立起绿色能源供给与消费体系,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必须在大力发展造林林业、不遗余力地提高林木资源储备的同时,积极发展乔灌草结合的大林业,建设高功能、可持续的森林资源体系,逐步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和林地产出能力,加速林业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努力发展质量林业、功能林业和效益林业;必须在不断加强现有林产工业技术改造,大力开发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高附加值的系列林产品,努力实现林产品生产效益最大化的同时,立足林业的多种资源优势,加大森林资源综合利用力度,着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劳动密集型和产品系列化、生产效益化产业,最大程度地提高林地的生产力水平。同时,还必须按照“生态、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共荣共兴、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度重视森林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营造保护生态、爱护自然、发展森林、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热爱森林、保护生态、善待自然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实现现代林业发展的宏伟目标,现阶段必须认真解决好以下几个制约性障碍问题:一是发展理念问题。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群在物质、文化、精神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也要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林业职工和林农在内的森林生产经营者的收入问题,逐步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切实保护和调动好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的积极性。牢固树立“荫及子孙”的道德观,既要在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做好保护工作,又要不断培育发展新的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供其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储备与生境系统。牢固树立“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既要在林业建设与发展中充分发挥人类改造自然的主观能动性,更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林业生产力。一句话,就是坚持用科学的现代的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努力在林业生产方式、社会消费方式、人们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构建起新的社会形态,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系统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设机制问题。现代林业的首要目标是建设功能完善的森林生态系统,而生态建设的社会经济学特性又决定了这种公共服务产品难以像一般物质产品那样通过市场交易来获取收益,这就使生态建设患上了严重的“动力缺乏症”。因此,利用经济的办法和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关键是让生态建设成本进入产品价格,通过设立自然资源账户体系、生态产品价格与投资评估体系、生态经济核算体系等多项生态经济制度,建立起生态建设的回报机制和有偿使用生态资源的运行机制,形成生态产品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核心是建立环境成本制度,培育生态服务市场,促使生态效益进入市场成为可能,努力推动生态效益货币化、资本化。对以自然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以及对环境的消耗,应当计入环境成本,并体现在生态产品生产和服务的价格中,解决好生态资源无价的问题。同时,调整管理体制和投资经营政策,进一步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林业建设上不同的责任与义务,真正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持体系和市场调控体系,形成适应现代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三是结构调整问题。现代的林业,不仅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人们改善、优化生存环境的生态需求和提升生活质量标准、回归自然发展空间的文化需求。适应现代社会对林业的多样化需求,必须对传统林业结构进行必要调整。高度重视资源利用结构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力度,逐步实现由主要利用天然林资源向主要利用人工林资源的转变;加大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力度,逐步实现由主要利用林木资源向更多利用森林多种资源的转变;大力发展高效益林产品加工业,以加工业发展拉动森林资源培育,以多种森林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引导森林资源培育业的发展。切实做好生产组织结构和技术措施调整,对传统的林业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必要修改,用现代技术措施约束森林经营行为,促进其由注重取材向系统经营转变。认真对待林业投资结构调整,按照“投资主体多元化、建设主体社会化”的要求,充分利用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的强大吸引力,紧紧抓住农村富余劳力多、林业用地面积大、社会资金量充裕等有利条件,采取倾斜政策和分类经营措施,鼓励社会投资主体进入林业搞建设,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非国民林业,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要素,积极推进由单一所有制林业向多种所有制并存林业的转变,尽快走上依靠社会力量办林业的轨道上来。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任务和时代责任
   
发展现代林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实现生态环境的极大改善。改善生态环境的最终目标是在确保生态安全、和谐、良好的前提下逐步实现生态文明。从这一意义上说,建设生态文明必然成为发展现代林业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和时代责任。
   
生态文明作为生态良好的最终目标和生态和谐的最高境界,必然要求在生态建设上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通过实施重点生态工程计划行动,建设环保功能强、风险指数低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使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形成生态体系安全、功能稳定良好、生态意识增强、保护态势强劲的生态文明发展格局;作为经济发展的外在反映、内在支撑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特征,必然要求以丰富的结构优、功能强、可持续的生态资源来支撑和保证经济的可持续、高效益发展,进而实现国力、民生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标志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追求。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此,必须把林业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措施来抓,采取更加倾斜的政策,赋予更加重要的地位,扶持其发展,使之尽快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加快推进生态经济林业的发展建设步伐,积极推进生态、经济功能效益协调统一的林业工程体系建设,大力调整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消耗资源少的产业,努力限制资源高耗型产业的发展,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必须正确引导生态资源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方式转变,科学限额,合理采伐,重视营林,强化管护,调控以木材为原材料的生产建设项目的发展,转变林区使用木材取暖做饭的传统习惯,努力减少林木资源的正常性消耗和非正常性消耗,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必须重新构造林业生产力布局,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在系统整合林业建设工程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确保把一定的资金和精力用在生态文明上,并协调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部门、各领域间的关系,努力消除部门间的制约与钳制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深层次影响,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在科学高效、有序顺畅的管理体系中健康发展。
   
三、加快林业经济强省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措施
   
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就现阶段来讲,必须加快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在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的大原则下,坚持把产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建设区域布局合理、产品类型多样、资源有效利用、优势充分发挥、结构优化升级、效益显著提高、竞争实力增强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整体提升林业生产力水平和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为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市场化手段谋划林业发展,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之路;必须积极推进林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森林资源优势向经济增长优势转变,坚持用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林业产业,实行集约经营,高效利用资源,切实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由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经营向低投入高效益的集约型经营转变,由低科技含量的原料加工型向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创新型转变,把经济增长转变到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必须适应林业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组织模式创新,合理整合生产要素,科学配置产业资源,打造优势产业群,提高产业关联度,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整体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林业“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重点抓好森林资源的经营与开发,着力解决好产业关联度小、产品层次低、产出功能弱、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充分挖掘林地资源潜力,加大商品林经营、农防林改造、能源林建设等森林培育业的发展力度,不断提高林地产出功能。加快建设木材精深加工转化、森林食品药品开发、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开发建设、河流水系资源开发利用等以多种森林资源为依托的特色产业,努力追求各业的产品特色和产品的高附加值,积极构筑立体开发、综合利用、多业并举的林业产业发展格局。不可忽视森林旅游业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紧紧依托各类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以及野生动植物、湿地等森林景观资源,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培育森林旅游精品,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发展生态旅游经济。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带来的空前机遇,跳出传统林业“唯木是林、独木支撑、依木维生”的思维方式,在国家经济、财政政策允许和确保企业经济正常循环、健康运行的情况下,把资本运作作为一大产业来抓,通过资本经营、证券买卖,积极稳妥地发展金融资本产业,让林业资本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着眼世界大市场和人类的未来需求,努力建设更加开放的林业。祛除传统林业固有的自闭、保守、体内循环的框束,树立开放、创新、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让更多的资金流入林业,让更好的项目落户林业,让更新的技术进入林业,让更高精尖的人才汇聚林业,吸引一切可以吸引和能够吸引的发展要素,到林业上项目、办产业,为林业不断注入鲜活的力量,激活系统,合力兴林。充分利用资源资产优势,扩大招商引资,引进战略投资者,上一批大项目,拉动林业经济整体扩张。实行对内对外开放并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推进林业对外开放取得实质性突破。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离不开龙头老大的示、引领和带动作用。这也正是长期以来林业产业所以得不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和林业产业优势,围绕林板、林化、林纸等传统产业和林矿、林药、森林食品等特色资源优势产业,通过扶持、改造、新建、引进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上规模、上档次、连接整个林业产业链条的大型龙头企业,带动整体林业产业发展。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高度重视品牌效应,以品牌兴企,以品牌兴业。坚持以品牌为龙头,整合资源,整合资本,整合产品。扶持名牌产品发展,不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精品、名牌,努力培育和打造名牌名品,靠品牌、名牌扩大市场份额。按照“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建设符合精深加工要求和高端市场准入标准的速生、丰产、优质、高效的规模化原料生产基地,重点发展商品林、经济林、能源林、花卉苗木、中草药材、森林食品等依托森林资源的林产基地。充分运用会展经济、媒体推介等现代营销手段,加大林产品特别是品牌、名牌林产品营销力度,让具有林业特色的名牌林产品走出山门,走向世界。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合作组织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机制,做到企业增效、林农增收,实现互利共赢、协调发展。推行加盟制,通过制定加盟标准和章程,发挥品牌效应,对同类产品生产厂家进行整合,实现低成本扩张。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增强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在林权流转、要素市场建立、信贷投放、森林保险以及公益林补偿、私有林采伐规范等方面进行探索,确保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得到真正明晰、经营权得到真正放活、处置权得到真正落实,真正实现山林有其主、林主有其权、林权有其责、林责有其利。运用“市场成熟理论”指导木材生产,对用材林实行商品化经营,通过改造天然林、营造速生丰产林,促进其产出越来越多,使商品林资源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收益。加快建立和完善林业产业发展政策平台,鼓励个体、民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林业产业开发。在坚持生态优先、资源安全、权属不变的前提下,变森林资源为森林资本,采取入股合作、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进行资源利用。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体系做支撑。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鼓励各类社会力量投身林业科技创新事业,形成市场配置资源、各类创新主体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林业科技支撑体系。坚持用现代科学技术、工艺和装备改造传统林业产业,下力量解决林业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突出科技在林业产业建设和生产环节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引导、支持林业企业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林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等新兴产业,推动林业产业优化升级。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来抓,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提高林业产业建设与发展的采标率、贯标率,促进林业工程建设和产业发展按标准设计、施工、生产、监理和验收。抓紧建立以林业企业为主体、林业科研机构积极参与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加快林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其组织生产、衔接购销、开拓市场和维权保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推进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经济强省的跨越,必须把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民生上,努力为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农谋福祉。把解决林区职工生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强化富民、惠民措施,努力改善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农的生活水平。充分利用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抓紧改善民居环境,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彻底解决国有重点林区职工住房条件低下问题。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改善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农的生产生活条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加快林区道路建设,比照村村通政策和办法,尽快实现场场通油路。加大林区饮用水设施改造建设力度,下决心彻底解决林区职工群众喝劣质水、吃苦咸水问题。千方百计增加林业职工收入,认真解决好分配不公问题,使林业职工工资水平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提升。切实关注林区社会服务事业的发展,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社会公平,使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农也能同步分享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的成果。


 *此文获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产学研结合平台分会场优秀论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