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四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暨长白山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论坛上的讲话
吉林省林业厅副厅长 孙光芝
(2016年10月20日)
尊敬的刘伟副巡视员、王树平副市长,各位专家、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长白山脚下白山市,召开第四届吉林省林业学术大会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论坛。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的一项务实之举,也是动员组织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生态林业建设、参与森林生态修复、促进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此,我代表吉林省林业厅,向本届学术大会暨生态修复论坛的胜利召开表式热烈的祝贺!向应邀前来参加大会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向长期关心、支持全省林业发展,热情参与林业生态建设的省科协、白山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多年来,吉林省林学会紧紧围绕全省林业中心工作,在科技创新、科技推广、科技普及、科技咨询和标准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多次受到中国科协、中国林学会、吉林省科协、吉林省民政厅的表彰和奖励,被评为全省先进学会、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学术交流活动先进集体、省本级先进民间组织、吉林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首届梁希科普奖获得者和全国“省级学会之星”20强等多项荣誉,在参加全国省级学会评价的几千家学会中名列前茅。省林学会已成为推动全省林业科技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吉林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吉林省是全国重点林业省份,森林和生态资源丰富。林业用地占全省幅员面积49.5%,森林覆盖率43.9%。近年来,吉林省林业厅紧紧围绕吉林省委、省政府三大主体功能区战略,系统谋划、深入推进林业重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大优势、最大财富、最大品牌、最大潜力,大力实施森林生态修复、退耕还林还湿、造林绿化美化、天然林全面禁伐等重大生态保护工程。着力加快推进东部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开展长白山环区旅游公路自然景观修复、美化、裸露山体修复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推进林业改革攻坚、实现战略转型的关键期。继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五位一体”布局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赋予林业绿色富国、绿色惠民、绿色增美的新使命,林业的功能定位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省“十三五”规划中将林业作为专项规划之一,列入总盘子。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十三五”时期,吉林省林业厅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届四次、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建设绿美吉林为总目标,以林业整体转型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进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吉林做出更大贡献。到“十三五”期末,全省要完成人工造林23.3万公顷,森林抚育70万公顷,森林面积达到8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5%,新增森林蓄积8000万立方米,森林总蓄积达到10.4亿立方米,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到8800亿元,濒危动植物保护率达到95%,新建省级自然保护区6-8处,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5处,自然湿地保有量达到120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60%,林业年旅游和休闲人数力争突破2500万人次,林业产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元,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正是基于全省林业改革发展的大势要求,吉林省林学会立足自身职能,突出全省林业工作重点,提出并与白山市林业局一道,积极筹备了此次以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为主题的全省林业学术大会。这一倡导,得到了中国林学会和省科协的高度认可和鼎力支持。中国林学会把这一活动纳入中国林业智库技术服务创新驱动平台的一项重要内容,于2016年8月24日至27日,组成由中国林科院、北林大、中科院沈阳生态所、北华大学林学院等多层面专家组成的13人调研组,由秘书长带队,专程前往白山开展调查研究和决策咨询活动,形成专家咨询报告,并将在今天的大会上与大家交流。省科协把本次学术大会作为吉林省第九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的第一分会场,虽然全省年会在11月份举行,但同意林业学术大会提前近一个月举办,足见对林业的看重,特别是对本次林业学术大会选题的重视。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这次论坛上深入探讨,畅所欲言,为提高我省森林修复质量、加强森林生态建设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推进森林生态修复进程,加强以林业为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省林业“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林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本着力点。对此,我也有几点不成熟的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是切实提高对森林生态修复的认识。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森林兴则生态兴,生态兴则文明兴。新时期,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要转变传统计划经济的理念,摆脱“等、靠、要”的传统思想,充分体现和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新型生态观。要摆脱“只盯木材、不见森林”的传统思想,切实将“木材经济”转变为生态经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林业肩负着更加光荣的使命,要清楚的认识到,林业是生态建设和保护的主体,承担着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承担着全省新一轮振兴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支撑和保障的重大任务。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是林业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对生态修复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二是认真做好森林生态修复的总体规划和重点布局。开展森林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合理规划、科学布局。要讲质量、提层次、上水平,栽满造严是最基本的要求,强调森林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多种功能。要紧紧围绕我省三大主体功能区布局和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系统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要做到谋划论证在前、决策实施在后,坚持重点地区的重点投入。要继续坚持大工程带动大发展,以“三区四屏”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基础,做到总体有规划、投入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关键地区、关键环节的关键问题。
三是高度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要坚定不移地强化技术引领和科技支撑,明白提升林业建设质量,最终依靠的是科技。要积极实施林业科技创新驱动战略,开展重大林业技术攻关,加强实用新型技术推广普及。以重大林业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打造专业技术团队,培养专精尖学术带头人。要结合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要求,重点研究典型脆弱生态修复、生态监测预警、荒漠化防治、水土流失治理、退化草地修复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技术模式研发与典型示范,发展生态产业技术,研究生态补偿机制、资源环境承载力等评价方法体系,形成典型退化生态区域治理、生态产业、生态富民相结合的系统性技术方案,在典型生态区开展规模化示范应用,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要进一步完善林业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林业知识产权保护。按照产学研一体化要求,积极构建省和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加强全产业链的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对生态建设的支撑作用。
四是协调好生态修复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林业是生态产品的主要提供者。满足全社会对林业生态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是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任务。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态利用。在注重保护优先、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要注重生态产品的生产和供给。要针对林业发展结构性矛盾和弊端,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产业调整主攻方向,加快推进传统林业加工业转型,大力发展新兴林业产业,满足全社会对天然绿色产品需求。要抓住生态旅游升温的机会,加强森林旅游规划,创新森林旅游商业模式,通过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加快推进森林旅游资源向旅游资本转变,把生态旅游打造成我省林业经济新的增长极。要瞄准老龄化社会到来所产生的多样化需求,积极谋划开发森林康养、森林疗养项目,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创造自身价值。
五是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生态建设。建设绿美吉林是 “十三五”时期提出的核心任务,是大命题。为打好新时期生态建设的攻坚战,就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投入到全省的生态建设中来,要大合唱,不要单出头。要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生态格局。要坚持政府引导。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社会氛围。要坚持多元主体。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合力。要坚持群众参与,特别是科研工作者的积极参与。经常性的促进交流互动,激发科研人员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同志们,加强森林生态修复,让森林更茂密、系统更完善、功能更完备,是我们全体务林人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目标。希望吉林省林学会能够继续动员组织全省广大林业科技工作者勇担重任,敢于创新,奋发作为,拼搏进取,继续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增长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