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管理 科学实施
扎实推进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
——在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吉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王志新
(2016年3月18日)
同志们:
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开这个座谈会,一方面是想跟大家见个面,相互认识一下,以便日后沟通联系和衔接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听听情况摸摸底,了解一下项目的进展,和大家一起分享好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对策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科学实施,确保项目建设扎实有效推进,取得预期效果。
应当说,在过去的财政项目管理中,厅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仅每年保持着千万以上的科技推广项目财政投资,而且始终保持着在全国林业推广项目建设中占有一定位置,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基础好、起点高,我们未来的工作要做到好上加好,难度很大,压力不小,但也要竭尽全力,在百尺竿头上再进一步,取得更好成绩,不辜负厅党组、厅主要领导对我们的信任和重托。我说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央财政推广项目,过去完全由科技产业处管,现在厅里把项目实施管理和检查验收工作交给推广站负责。这样的分工,对于推广站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任务,因此更加有必要跟大家多沟通、多商量,共同把财政项目建设好、实施好,保证每一个项目都能较好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从大家汇报、座谈以及最近一个时期我所了解的情况看,虽然项目管理较为严格,到期项目都已验收,但也不能说我们的工作就百分之百,按照高标准要求,是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在“钱怎么花”、“活怎么干”、“事怎么管”等方面是否存在薄弱环节?值得思考。所谓“钱怎么花”,就是资金使用渠道是否合理,有没有不合理串项问题;即便使用合理,有没有串项使用资金未报批问题;合同任务都已完成,项目实施接近尾声,有没有资金没有足额使用问题;以及有没有弄虚作假、骗取资金问题等等。所谓“活怎么干”,就是规定任务是否按合同实施,有没有一地多用、此地彼用问题;即便地点没有问题,有没有面积不足、质量不高、应付了事、以次充好,未按合同数量、质量要求完成任务问题;对于有经济效益要求的项目,是否存在项目实施后效益不好甚至没有效益的问题;还有就是项目任务、指标是否合理,有没有“钱多事少”、人为抬高成本、缺乏示范性和可复制性、可推广性的问题等等。所谓“事怎么管”,就是主管部门是否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有没有监管不到位甚至不管不问、任其发展问题;资金使用审批是否错位,有没有项目负责人说了不算、单位领导说了算的问题;资金是否全部用在项目上,有没有项目承担单位挤占、截留、挪用、转移项目资金问题等等。
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是林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步骤,也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研生产紧密结合、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的重要举措。落实新《技术推广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迫切要求强化林业科技推广示范建设,加强重大推广示范项目管理,花好中央财政的每一分钱,干好推广示范的每一个活,管好项目建设的每一件事,逐步将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
在2016年1月20日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兰宏良厅长对林业科技推广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明确要求加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监督管理,建立定期报告、过程监管、跟踪审计、实地考核制度,实行考核结果通报、履行合同约谈、问题项目追责,逐步将财政项目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落实全省林业工作会议和厅主要领导要求,作为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职能机构,吉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将恪尽职守、不遗余力地研究新情况、发现新问题、采取新举措,不断规范项目管理、科学推进措施,努力把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建设好、实施好。
下面,结合大家所谈和个人思考,我讲五点意见,供日后工作中参考。
一、强化资金管理,实行严格审计制度
加强财政项目管理,首先就要管好钱,确保财政资金用在该用的地方。这就要求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执行财政经费专户管理、专款专用规定,严格执行项目资金计划,该花的钱一定花到位,不该花的钱一定不花,努力做到不乱花一分钱,确保每年按照合同计划如实、足额使用专项资金。大家都清楚,国家财政拨款主要用于项目有关的试验、检测、仪器设备、劳务、差旅、资料信息、培训等费用支出。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不得擅自改变经费支出方向。对挤占、截留、挪用、改变资金用途等违反有关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的单位,将停止项目实施,追回项目资金,并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对于违规使用资金的项目承担单位,将建议省厅取消其下一年度林业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申报资格。为了有效监督和敦促项目实施,避免财政资金在使用上出现问题,有必要强化审计环节,将过去承担单位委托审计改由省站指定审计,同时建立实行更为严格的审计制度。一是实行跟踪审计制度。所谓跟踪审计,就是从项目开始实施,也就意味着跟踪审计的开始,每一个项目都有随时被审计的可能。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发现问题,有效避免事后审计带来的“木已成舟”、“难以纠正”的困扰。通过跟踪审计,适时发出审计提醒,超前防范不规范资金使用行为,预防问题发生,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化解资金不当使用所带来的风险,有效提高项目资金使用质量和效益。二是实行灵活审计制度。所谓灵活审计,就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管理需要,随时对项目实施单位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查,监督项目实施过程中经济活动的运行。采用这一审计方式,可以了解和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一项或某一阶段的情况,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三是实行专项审计调查制度。所谓专项审计调查,就是根据群众举报,组成专门审计调查组,采取审计与调查相结合方式,对被举报对象进行审计调查。当然,也不是说对所有举报都进行审计调查,只有那些经过判断、初步确定为有问题的项目,才会启动专项审计调查。总之,强化审计环节的最终目的,不是把大家的手脚捆住,而是敦促大家在项目实施中,特别是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学会谨慎行事、依规行事、按章办事,在有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质量效益的同时,有效避免项目实施人、管理者因不慎操作导致犯错误,保护我们的每一位科技人员。
二、强化过程监管,确保项目依约实施
过程监管贯穿合同签订之后至项目验收结束的整个过程,是确保项目规范、科学实施的有效措施。过程监管的核心是监督规范项目承担单位严格履行合约,按照合同书的内容开展工作,按期保质保量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为此,必须细化措施,建立健全各种有效制度。一是建立合同阅读制度。为了详细了解、掌握中央财政项目具体内容,把握好实施监管的第一道工序,从源头上发现和消除隐患,从2016年开始,省站建立合同专家阅读制度,组织力量对即将实施和刚刚实施不久的财政项目合同进行管理阅读,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这是适应推广项目分段管理、相互制约采取的一项必要措施,既可以查补漏洞,也可以避免因合同缺陷而导致执行中出现问题。事实上,从2015年启动实施的12个项目中,通过专家阅读发现6个方面29个问题,提出补正意见、建议5项,有效避免了因合同问题而给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尽管有些建议未被采纳,但终究是给各项目实施单位提了醒、打了预防针。各项目承担单位也要建立合同阅读制度,只不过承担单位的阅读是实施阅读,目的是为了解析核心技术,细化实施措施,保障项目实施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二是建立实施细则制度。这是把合同内容具体化、任务量化、责任细化必不可少的措施。每个项目承担单位,都要依据合同,制定具体实施细则,确保项目实施有细化方案、有年度计划、有具体措施。这要作为年度考核、结题验收的重要内容。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年度计划的制定,还是工作职责的明确,都要以合同为依据,各项指标不能超出合同书的规定。如果与合同有出入,必须事先报请省厅有关主管部门审定同意,并出具任务指标调整函,省站将依据相关书面批件进行考核。三是建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是项目方案的提出人、项目报告的主要撰写人、技术方案的主要设计人,原则上应该是项目的第一主持人。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经费的支出及其合理性负全责,对项目责任书规定的项目指标、项目质量、技术水平及进度、项目的技术资料、项目验收鉴定等工作负全责。坚决杜绝项目承担单位领导说了算的情况发生。如果哪个单位在这个环节出现问题,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当然,实行项目负责人制度,并不是说就没有单位领导什么事了,项目承担单位的领导对项目实施负有领导责任,应当给予大力支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确保项目实施顺畅高效。四是建立定期不定期核查制度。结合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由省站聘请有关专家和专业调查人员,对实施项目进行定期、不定期核查、抽查,对项目实施质量和数量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建议。各有关项目实施单位,应当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责任清单,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并将“三单”及其整改情况报省站备查。五是建立年度报告制度。凡是实施周期在一年以上的项目,要将每一年度作为一个报告期,由项目实施单位向省厅作出报告。年度报告包括本年度总结和下年度计划。本年度总结,包括年度计划的实施及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解决的措施,改进管理的建议,以及实施中好的经验和做法等内容。下年度计划,包括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安排、采取的主要措施以及责任主体的落实等内容。年度报告要在次年一月底前以单位正式文件形式报出,同时报送电子版。凡未按规定及时报送年度报告的,要在省厅考核中记录在案并予以通报。六是建立技术报告制度。技术推广项目,核心体现在推广的技术上。从最近几次结题验收、跨区预审等项目管理接触中感到,多数项目实施单位对所要实施的技术重视不够,有的即使涉及技术问题也是一带而过,有的干脆就没有涉及技术问题。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从现在起,所有项目都必须把所推广的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实施前通过合同阅读精准把握关键技术;实施中形成技术手册,开展关键技术培训;实施后验收时分项提出技术报告。今后的项目验收,要把是否提供技术报告和技术报告是否科学系统、完整准确作为必要要件,缺项的不赋该项分值,不规范、不科学、不合格的视情况扣分。技术报告要同时提交纸质文件和电子版,缺一不可。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争取将有关推广技术形成正式规程,这样可以在项目验收时得到加分。
三、强化验收考核,促优项目建设质量
组织考核验收是对项目实施进行的一次集中评价,也是项目管理的最后一道程序。做好这项工作,对于各个项目来说至关重要,也可以说是一锤定音、盖棺定论的重要环节。强化考核验收管理,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既要强调“严”字当头,也要注意因项施策,把严格考核建立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一要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合同是项目实施的依据,也是进行验收考核的依据。严格执行合同,既是项目的实施要求,也是对项目进行考核验收的工作要求。考核中,要特别注意合同指标执行不严的问题。对于个别因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指标难以完成的项目,必须事先向省厅提出变更或延期申请,经省厅书面批复同意,验收时向专家组提交正式批件。凡拿不出正式批文的,均按没有完成合同指标认定。这也从另一方面提醒我们,在申请项目时指标确定务必科学合理,可操作,能完成,否则将会影响项目实施,影响项目最终验收。这里还想说的是申请项目延期验收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但我们所掌握的标准必须是非人为因素、不可抗力导致的延期,即因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本年度任务指标难以完成的情况,而且最多只能延期1年。延期必须由项目承担单位提出,并把相关佐证文件如当地气象部门出具的自然灾害证明等作为附件,经主管部门把关、盖章,报省厅批复。对因人为因素所提延期申请,省厅将不予受理。二要实行动态验收管理。从此前进行的集中验收来看,效果很不理想。主要问题是,由于时间集中,不能给专家足够时间阅卷,审读验收申请,从中发现问题;也不能给申报单位足够时间阐述实施过程,对关键环节进行说明。几个小时验收几个项目,有的项目甚至不到一个小时,这样的验收安排明显不够科学,其结果必然是匆忙行事,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很好地、认认真真地履行验收环节职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今后将采取成熟一个验收一个的方式,绝不再为验收而验收,也不再搞集中验收。这一点,请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注意。还需要强调的是,从以往会议验收的环节看,大家的准备仍不够充分,也不够精准。该说的,没有说到位;不该说的,说了一大堆。其实,验收无外乎有几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任务,能把这两个环节说清楚,让大家看明白,也就达到验收的目的了。再有就是光说不行,要学会举证,既要有完备的数据资料,也要有可看的图像资料,图文并茂,效果更好。三要完善验收考核方式。实行会议验收与现场(实地)验收相结合的方式。今后的验收活动,项目在哪里,就到哪里召开验收会,一来免去大家途劳之苦,二来可以让大家准备更为充分,再不会出现因为这个忘带了、那个没拿全而导致说不清的问题发生。同时,到项目实施地进行验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会上搞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到现地、到现场去看,让专家亲眼所见,一辨真伪。必要时,组织专业人员对现场进行定位,对标的进行实测,确保项目验收结论真实可靠。
四、强化档案管理,完善各项信息资料
项目档案是项目实施过程的原始记录和真实写照,也是对项目进行科学评价的客观凭据。加强项目管理,必须先从档案管理入手,把这一基础工作抓实夯牢。为加强这方面工作,规范档案管理,年初省厅出台《项目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档案管理做出明确规定。强化档案管理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宣传这个办法,严格贯彻执行这个办法,确保各项规定措施落到实处。一要切实重视项目档案工作。很多项目负责人一般不大看重档案工作,常常认为把活干好就行,至于档案怎么管,资料如何保存,以及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安全可用等,往往被忽视。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要知道,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图文影像资料一旦丢失,是无法弥补的。事实上,项目档案具有不可再生、很难补办、经手人员多、人员变化大等特点,是项目建成后进行考核验收的重要参考文件。加强项目档案信息管理意义重大,必须引起各级主管部门特别是项目承担单位的高度重视,紧抓在手,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一基础工作夯实抓好。二要加强信息提报管理。总的要求是:提报档案信息资料必须齐全,并按时、按项、按类提报。任何有价值的项目信息都要及时提报,纸质和图片材料要同时提交。各项目单位都要按要求提交年度报告、技术报告。对终期报告,要涵盖建设前、初、中、后各期情况,并保持档案资料在项目周期内的连续性,不可断档,更不能缺档。三要实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专柜保存规定。项目档案要长期保管,至少不得短于实施项目的实际存在(使用)年限。档案信息材料必须规范、标准,表格数据和文字材料要严格按照规定格式、字体、字数等相关要求填写,验收报告附件以及多媒体等资料也要按照标准化格式提交。对于不合格的验收申请,将考虑退回重报。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难为大家,而是为了规范管理,以便以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迎接国家的抽查和检查。
五、强化绩效管理,严肃考核结果运用
加强绩效管理,最终体现在考核结果上。那么,对考核结果如何运用,怎样才能使考核结果对项目实施作用的最大化,不仅为各项目单位所关注,也是我们着力思考的一个问题。总结以往做法,借鉴外地经验,有必要建立如下制度。一是建立考核结果通报制度。落实国、省财政项目《资金绩效评价办法》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省厅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不定期组织抽查考核,形成考核意见,通报被抽查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每年都要组成绩效评价小组,通过审核项目单位自评报告、实地抽查等方式,对项目作出绩效评价,形成A(≥85分)、B(<85分≥60分)、C(<60分)三个等级,将结果通报全省。项目实施结束前,要以合同规定的建设内容、考核目标和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批准调整后确定的内容为依据,对项目建设进行全面考核验收,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作出准予验收、暂缓验收和不予验收的处理决定,并将验收结果通报全省,上报国家有关部门。二是建立履行合同约谈制度。在日常检查、抽查中,发现项目负责人未履行或未全面正确履行职责,或项目单位未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任务,以及在年度等考核中被确定为C级的项目,将启动约谈制度。约谈的主要目的是,敦促、督导项目负责人履行职责,采取超常措施,按照年度计划任务和具体时间表兑现承诺,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合同规定任务。凡被约谈的项目,不能评为优秀。对C级项目,要责令限期整改。三是建立问题项目追责制度。对存在严重问题的项目,或项目负责人及其他管理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严重失职、渎职、失误等造成中央财政项目未能如期完成的,将建议有关主管部门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涉及违法的问题,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四是建立结余资金原渠道收缴制度。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是不允许有资金结余的,对未按期完成合同任务的项目,或完成项目实施仍有资金结余的,要建议有关部门按原渠道收缴剩余资金。对整改不到位的年度考核为C级的项目,建议相关部门追回项目资金,以后年度不予安排项目。建立、实施这些约束机制,是为了更有效地加强项目管理,把项目实施工作装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不是一棍子打死,因此在具体操作中,还要坚持教育与惩戒相结合、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加强项目实施监督与发挥项目负责人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相信谁也不愿意触碰这些制度红线。只要大家脚踏实地、精心组织、认真负责地履行合同约定,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改进项目流程管理,加强资金、过程监管,目的是为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增加项目建设附加值,同时也能更好地调动和保护科研人员与项目实施单位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科技成果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导作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上下要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遇有问题要随时通气,共同研究解决办法。
同志们,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吉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正式履行管理职能的第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合力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得更好,为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示范项目实施画上圆满句号,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吉林宏伟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最后,预祝所有项目都能顺畅实施、圆满收官!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