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副理事长在全省林学会秘书长会议
暨第五届长白山林业科技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2013年4月26日)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议,是请示厅领导同意并经省科协、省民间组织管理局批准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有三项:总结工作,表彰先进,部署任务。孙光芝常务副理事长在会前专门听取了秘书处的汇报,对如何开好这次会议有明确意见。原打算继续召开全省林学会工作会议,但鉴于目前大势,最后还是决定恢复一年一度的秘书长会议,从而降低会议规格,压缩会议规模,减少会议开销。大家可能看到了,我们的这个会,“三无”:无厅领导,无材料袋,无礼仪小姐。这是省林学会在办会上的一个尝试,是不是正确、可行,还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刚才,长春、吉林、延边3个地区林学会介绍了“科普服务林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龙湾林学会介绍了贯彻落实省厅“70号文件”的具体做法,药用植物分会介绍了开展科普活动的典型经验,都很好,值得学习和推崇。会后请把电子版传给省林学会,以便发刊、上网站,供大家学习。这只是会议选定的几个典型,并不意味着其他地方和单位的学会工作就不好,比如辽源就后来居上,做得很出色。永吉据说做得也很好,原打算上会介绍,后来考虑时间关系就没安排,会后可将材料报来,通过网站和会刊宣传一下。当然,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省林学会要求上报一年来的工作总结,一些地方和单位视若罔闻,无动于衷,我这里不妨跟大家通报一下我收到的总结情况:市州一级,只有长春、吉林、延边、辽源4个地区报了,其他5市1委没报。省直单位,林科院、设计院、规划院、敦化航站、东北虎园、汪清国有林分局等6个单位没报。“三大院”没报,真的惊着我了。森工企业,省直森工集团没报,临江局没报;延边只有白河局和安森局报了,另外9家皆没报。分会(专业委员会),无一家上报年度总结。这不能不令人感叹。再说“科普服务林改”那张调度表,催了又催,各地才勉强报上来,但仍有松原市至今未报。我们评选先进看什么,除了自身工作好坏以外,要把按要求上报活动信息、工作情况以及及时完成省会下达的各项任务作为重要指标。值得欣慰的是,在这项工作中,我们看到了敦化、九台2个县市林学会的身影,应该向这两个学会好好学习学习。
按照大会安排,我们还对2012年度全省先进林学会、优秀林学会秘书长和先进林学会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对第五届长白山林业科技奖获奖项目进行了奖励,同时还代省科协对2家优秀专业委员会颁授了奖牌。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省林学会对获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和敬意。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评选不同往年,在指标上有大幅削减,这主要是为了贯彻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提纯奖项的含金量,更好地发挥奖项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在这里,我也由衷地感谢大家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2012年,是省林学会极不平常的一年。面对非时政类报刊体制改革的外部形势和严峻挑战,我们经过积极运作、不懈努力,顺利实现了由编辑部到推广站的华丽转身,虽然还有一些遗留问题有待解决,但毕竟让这一机构暂时稳定下来。目前,林学会已经与推广站幡旗合璧,编辑部由独立法人变为非独立法人,3块牌子,一套人马,编制由过去的6个变为10个,成为正儿八经的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是一年多来省林学会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情。还有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是我们在充分调研、广纳良言、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报请省林业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学会工作、切实发挥林学会作用的“70号文件”,这是继2007年厅党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学会建设、切实发挥林学会作用“一号文件”5年之后,省林业厅出台的第二个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性的文件,这再一次印证了厅领导对林学会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再一次把林学会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和地位。第三件事情是,在2011年启动实施“科普服务林改行动计划”的基础上,狠抓了深入实施工作,并以省林业厅名义出台了深入实施的16条《意见》和具体举措。这不仅是去年工作的重点,也是这次大会的主题,更是贯穿今后3年全省各级林学会工作的主线。这一行动,得到社会媒体《新文化报》和《新文化网》的高度关注,在没有任何事先联系沟通的前提下,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第四件事情,是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全省林业学术大会,圆满完成了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年会第四分会场的承办任务,开展了森林质量与森林经营学术论坛。这次大会,还被省科协评选为优秀学会活动,获得1万元奖励性经费补贴。第五件事情是,成功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这是省林学会第三次组团赴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参与范围由最初的2地3家发展到7地9家,规模由首届的20几人发展到近百人,进一步密切和发展了两岸林业学术交流的关系。第六件事情是,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林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举办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培训班,编辑出版了《红松果林栽培技术》,在继续办好科技服务林改网上咨询平台的同时,开设了林业技术推广网络服务平台和森林病虫鼠害网络诊治平台。第七件事情,切实加强了林业决策咨询工作,创办了《决策咨询工作专报》,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印发了《关于“科技服务林改”的几点建议》和《关于我省森林经营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2个专报,为充分发挥林学会的智库作用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第八件事情是,继续开展了社会化服务职能承接探索工作,完成了《鸡树条荚蒾种子》地方标准的颁行,与台森协签署了第二轮林业学术合作协议,组织开展了第五届长白山林业科技奖的评审和第三届梁希科普奖、梁希优秀学子奖的申报,省林学会编辑出版的《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技术》获第三届梁希科普奖,北华大学1名学子获第三届梁希优秀学子奖。第九件事情,对于林学会来讲也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情,那就是顺利通过了省民政厅组织的社会组织评估,获得5A级称号,全省只有2家学会获此殊荣,省林学会居于其中,既可喜可贺、值得骄傲,更难能可贵、来之不易,其评定标准之高、程序之严,令人感叹。但我们过来了、评上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既给了我们无上的荣誉和动力,也给了我们更大的压力。
在抓好重点工作的同时,按照要求,开展了会员日系列活动,在组织部分分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进行座谈交流的基础上,深入基层学会开展学习、访谈、赠书、采风和联谊活动,密切了与会员的联系,拉近了与会员的距离;认真开展了“三帮扶”工作,较好完成了“千名处长进千村”的阶段性任务;组织开展了“林学会员平安行”活动,充分体现了学会组织“服务会员”和“为会员办实事、办好事”的基本要求;积极参与了“讲理想、比贡献”活动,“两大集团”被推荐为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先进集体。
由于各方面工作突出,省林学会除继续蝉联全国省级学会之星外,还被授予“学术交流五十佳省级学会”和“科普活动五十佳省级学会”,连续第9年被省科协授予全省先进学会,被省民政厅授予全省先进社会组织,连续第二届被省人事厅公务员局、省科协授予吉林省科协系统先进集体,连续第3年被中国林学会评为全国林业科学普及工作先进单位;省林学会党支部被吉林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吉林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先进党组织,被中共吉林省林业厅党组授予2012年度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基层党组织。
按照开短会、讲短话、求实效的要求,我下面仅就今年的一些紧要工作和重点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社会变革给学会带来的空前发展机遇
党的十八大,对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这一方案的任务分工,将社会组织体制改革和科技类社会组织发展列为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能将社团工作进党章、上人大,这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说明党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社团这一四大社会力量之一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对此,各级林学会,特别是我们的秘书长,必须要有足够认识,充分抓住当前这一有利时机,迅速作出反应,及时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将本地、本单位学会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一步。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如此良机,我们再也不能等闲视之,再也不能麻木不仁。当前最为要紧的,就是抓好省厅“70号文件”的贯彻落实。这份文件,对于各级林学会来说,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政策机遇。早在去年初就下发了,只不过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因此,要求大家借助当前国家层面的大好时机,把眼睛放低,将重心下移,立足林业实际,进一步抓实、抓细省厅“70号文件”确定的各项任务。在此基础上,研究新形势,提出新举措。各级林学会的工作,都要以此为纲、以此为线,以此为统领和指导,切实把“70号文件”贯穿到林学会工作的各个层面和始终。
二、深入抓好“科普服务林改行动计划”实施工作
这项工作,是省林学会围绕中心、参与林业重点工作的一个有益尝试。计划实施2年来,各地虽有一定动作,也有一定效果,但声势不高,力度不大,后劲不足。大家整天地喊着林学会要参与林业重点工作,可我们已经把这一希望变成了具体的行动了,大家又做得如何呢?今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三年,时间到半,必须加大力度,确保完成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当前至关重要的是把这一行动真正作为一项行政工作来抓。计划从启动到实施,都是以省林业厅文件的形式下达的,前年启动时省厅就发了吉林会〔2011〕85号文件,去年又下发了吉林会〔2012〕357号文件,就深入实施“科普服务林改行动计划”作出具体安排。各地各单位都要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省厅意图,这已经不是一项简单的学会工作,而是一项必须重视和抓好的林业工作。全省各级林学会都要以这样的视角和姿态来认识这项工作,来抓好这项工作。如此才能对科普行动做出更加缜密的安排,才能采取更加超常的抓法,也才会收到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林学会组织之所以承担起“科普服务林改”的历史重任,是因为我们自身在这方面有着别人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各级林学会要充分发挥其系统庞大、组织分散、层面众多、触角广泛的特点,立足专业门类齐全、各色人才汇聚的优势,着力在提供技术服务上狠下功夫,努力为计划实施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总的要求是,确保完成行动计划下达给各地的年度任务目标。省林学会将把各地“科普服务林改行动计划”完成情况,作为年度各类先进评选的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省厅将在行动计划结束时进行表彰奖励。
三、切实履行好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协调职能
承担全民科学素质建设职能,是省林业厅赋予林学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全省,也只有林业的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工作是由学会组织在抓的。独一无二,更显责任重大。我们绝不能有一丝的忽视和半分的懈怠。总的要求是,在认识上要提高,在力度上要加大,在部署上要细致,在措施上要具体,全面落实省纲要办下达给我们的各项任务。在具体抓法上,各级林学会要立足自身职能,紧紧围绕科普来进行,通过开展“科普行动”、“科普六进”等系列活动,促进各项任务落实。要加大组织协调力度,学会调动各方力量和积极性,协同一致做好纲要实施工作。今年省林学会的主要任务是抓好“一本书、一个班”和“三类基地”建设。“一本书”,即《林下参栽培技术》,力争6月底前出版发行。“一个班”,即林下参栽培技术培训班,力争9月底前举办。“三类基地”,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和全省科普教育基地。对已经命名的基地进行督导建设,重点抓好9个全国林业科普基地审验工作。去年只过去了3个(长白山、技师学院、大兴沟),今年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争取让龙湾、莫莫格、白河、净月潭、吉林省林科院、长春市林科院6家过关。长春市林科院、莫莫格保护区、龙湾保护区、长白山科学院、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等5家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虽然目前还没有进行年度审验的要求,但也要按基地标准做好各项建设工作。必要时,省林学会要对包括11个全省科普教育基地(白城市林科院、长白山保护区、莫莫格保护区、向海保护区、长春市林科院、吉林省林学会芦苇分会双岗湿地科普基地、露水河宏伟种子园、吉林森工集团泉阳泉矿泉水生产线、临江种苗示范中心、长白山科学院、蛟河实验局)在内的各类基地进行考核。其他具备条件的单位,也要积极开展科普基地创建活动。力争通过一段时间努力,使全省林业科普基地在数量上有新发展,在建设质量上有新提高。
四、把加强学术工作作为林学会的重中之重来抓
学术是学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立会之本。这是我们的看家本事,不容忽视,必须摆上更高位置。当前,全省林业学术工作比较弱,学术氛围不浓,学术水平较低,大家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什么原因,我感到主要是上下、高低断层。具有一定层次的人员,该有的都有了,该得到的都得到了,参不参与研讨、搞不搞学术对自己关系不大,缺乏积极性;而身处基层的技术人员,由于学识水平、研究能力和所处环境等种种因素,视高而惧,自愧不才,想参与又怕参与,上不了台面,致使其始终难登大雅。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学术引导,学会“抓大而不放小”,在高度重视学术水平提升的同时,把视野放低,面向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开展适宜他们的各项学术活动;另一方面也要在提高学术活动吸引力、凝聚力上下些功夫,立足当下林业热点问题和基层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开展研讨活动,既广纳“贤士”举论,又吸引“布衣”参与,在不断提升层次、提升质量、提升水平的同时,努力扩大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开展学术研究、参与学术研讨的积极性和覆盖面。提升学术水平,重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各级林学会,不仅要善于抓研讨,更要重视抓研究、抓攻关,把学术触角伸向研发领域。我们每个学会,都应该在当地科技部门支持下,积极与科研单位联手,每年参与搞一两个科研课题,不断提升林学会组织的科技攻关能力。同时,要把科技推广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仅能出成果,更要把成果推介出去,在更大范围得到推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真正发挥出林业科技成果的实践价值。需要指出的是,推进学术工作走向深入,必须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倡导学术新风,弘扬学术正气,力戒学术不端行为,努力在全行业创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各级林学会组织要切实担负起行业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职责,抓紧建立本地本单位学术诚信档案,对涉及学术不端行为进行记录,同时接受相关方面举报,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必要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还要说明的是,今后的学术活动,要以小规模、专题性为主基调,一般不搞轰动性、场面性活动,努力在务求实效上有收获。今年,省林学会将重点抓好两个论坛,即海峡两岸森林保育经营学术论坛和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论坛。对赴台参加森林保育论坛,今年有与往年不同的要求:一定要有专业身份,一定不是政府官员,一定提供研讨文章。希望各森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同志踊跃报名,更欢迎基层林场的同志参与。请各位回去后多做宣传,力争8月底准时成行。
五、切实发挥好学会组织在社会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学会组织要在未来社会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行做好职能转换,努力在承接社会化服务上有所建树。从全省林业的实际出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有三:一是切实发挥好学会组织的智库作用。省林学会每年都有一个重点,从“生物质能源”到“科技服务林改”再到“森林经营”,一个论坛一个建议,还于去年创办了《林业决策咨询专报》。今年也不例外,我想在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保育经营两方面选择其一,开展决策咨询,提出专家建议。各地也要在这方面有所思考、有所安排、有所动作。二是进一步发挥好培养、发现和举荐人才作用。这要作为行业学会组织的经常性任务,融入学会日常工作安排。这也是我们的优势所在。日常工作中,既要善于发现,也要精于培养,更要敢于举荐。发现了而不培养,难成大器;培养了而不举荐,浪费资源。不要等到有关部门找上门来才想到举荐。要把学会组织建成专业人才资源库、信息库,努力为各级林业组织提供人才支撑。三是积极做好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探索工作。从去年开始,我们省正式开始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试点,主要在社会养老系统进行。我想这是一个信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各领域展开。林学会如何为政府提供服务,最终赢得青睐,并能志愿出钱购买你的服务,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也是今后学会生存和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开始研究和积极做好有关探索工作,以免政策真的来临时手忙脚乱。今年虽然没有具体任务要求,但各级林学会都要结合各自实际进行深入思考,有条件的要进行积极探索,为日后启动这项工作提供参考。
最后,再说几件具体事情。
一是关于会费收缴问题。我过去不止一次地说过,是会员,就必须交会费。这一点,我不想再重复。这里想说的是,从今年起要对团体会费收缴政策做出调整。主要是按照审计要求,取消会费反补政策。这一方面是照章办事,不能再做违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大家负责,因为这笔账是通过提现的方式反补回去的,到底资金用在哪儿了、怎么用了,我们没有追踪。一旦出了问题,省林学会难辞其咎。希望大家理解。还有一个问题,是两大集团的会费问题。对此,厅领导与两大集团领导当年是有约定的,采取“三家抬”政策,即林业厅4万,两大集团各3万,共10万。我到学会这些年来,除了厅里每年坚持给到位以外,两大集团期间只交了一两次会费。我的想法是,以“十一大”为节点,之前所欠的会费不要了,之后的会费要补交,每年3万,请两大集团的秘书长回去后跟老总们汇报一下。必要时,请秘书处发函催缴。
二是关于期刊征订问题。我先通报一下关于期刊管理体制调整变化的有关情况。自2011年底省编办下发批复文件后,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吉林林业科技》的各项核算业务已经正式纳入林学会帐下管理,编委会主任也已经调整为现任厅长。期刊核算体制调整后带来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办刊经费短缺问题。编辑部实体机构撤并到推广站以后,省财政的办公经费只按人头下拨到推广站,而推广站又没有办刊职能,不但经费少,且一分钱也不能用在期刊上。要想办好期刊,只能寻求自救,千方百计扩大发行,拓宽经费来源,以免全省林业唯一一本刊物而因此自绝。基此,有三件事要跟大家说:一个是今年的任务数,虽然没有做大的调整,但我想有条件的单位还是要多订几份,多支持一下。再一个是认刊费需要走学会科目,发票需合理合法开具,请大家理解并给予支持。还有一个是,凡拖欠订刊费、版面制作(宣传)费的,请一定补交上来,以缓解办刊经费不足。
三是关于科技经营问题。这几年在大家的支持下,服务部每年都有一些收入,但很微薄,而且也没有什么突破。有几年没跟大家磨叨这件事了,今年再次提起,主要是想请大家再支持一下。凡是购买使用过我们产品的,希望继续购买使用,可能的情况下,我还是希望能多购买一些。至今还没有使用过我们经营的吸水剂、除草剂的,希望大家回去以后多做宣传,争取从今年起使用这些科技产品。因为这两种产品的确效果不错,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苗木培育有益。这也是这几年一些地方和单位长期坚持使用这两种产品的根本原因所在。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效果不好,那么还会有人使用它吗?还会有人长期坚持使用它吗?所以,请大家放心做好宣传工作,放心购买使用这两种产品。
四是关于论坛筹备问题。今年论坛的主题初步确定为“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时间和地点待定。我要跟大家说的是,请各位回去以后,提早做些安排,主要是论文撰写。为什么要这么早安排这件事,就是想给大家更多时间思考和更多时间调研,能够撰写出更高质量、更有实践意义的文章来。如认为必要,各学会可以考虑指定人员研究撰写。总的要求是,要立足当地林情,放眼省情、国情,与林业实际结合要紧,绝不能与国家发展大势相向,所撰写出来的文章含金量要高、借鉴和参考意义要大。在数量上暂不提什么要求,但我想每个市州学会、企业学会和省直事业单位会员组,至少应该准备一篇论文,届时视文章质量和水平,再决定是否上会研讨。
五是关于信息提报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强调多次,几乎逢会必讲。今年,为加大力度,还专门发了文件。各地各单位都有信息提报义务。这是一项工作,不是可有可无、可干可不干的事情。你的工作干得再多、再好,如果宣传不出去,人家怎么会知道你干得多、干得好?下情上传与上情下达同等重要。因此要求各学会,特别是我们的秘书长,必须养成上报信息的良好习惯,事情做完以后,要及时进行总结,上报情况,以便全省共享。如今,我们的网站设计、管理得那么科学、严实,数据更新得那么及时,为什么不能很好地利用它呢?我看也应该把这条作为每年底评选先进的一个重要条件。
六是关于会员发展问题。这几年各地各单位的人员变化都很大,有退有进。退下来的,要有登记;新进来的,应该发展。如此,才能使我们的队伍流动起来。我的意思是,大家每年都应该对本单位的会员进行登记,上报变化情况;每年都应该发展新会员,将符合条件的科技人员吸收到我们的队伍中来,进而实现新老更迭,不断充实有生力量。在这方面,我要表扬一下辽源市、梨树县和长白经营局、蛟河实验局、林业技师学院林学会,他们今年就新发展了会员,技师学院还新发展了3名研究员。说到学会研究员,这是我们林学会的一大创举。把那些热爱学会事业并对学会工作有较深研究和较高造诣的人吸引到研究员队伍中来,不仅可以扩充力量,提升整体素质,也是对这些人的一个认可和肯定。希望各单位重视一下,切实把会员发展特别是研究员的发展真正提到日程上来。对已经按时交纳会费并履行责任义务的研究员,要考虑单独发证。会员发展属于正常工作,我不想说更多,也不需要年年部署,希望大家每年都按部就班正常办就好。
七是关于企业宣传问题。林学会的这本期刊,所具有的另一项功能,就是宣传的载体。这几年,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这本刊物,搞了很多宣传,也给了学会很大的支持。今年,我们再一次下发了文件,进一步加大了林业经济宣传的力度。希望各单位很好利用这一载体,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宣传。我要说的是,期刊宣传需要人来运作。我们的委托人会跟大家联系,深入各地、各有关单位采访、洽谈,请大家积极支持他们的工作。
八是关于文件发送问题。按照有关要求和我们的现实情况,今后省林学会的文件都将在网站上发布,除了少量的存档件以外,不再制发纸质文件。这是省林业厅的做法,我们也理应按照这样的做法办理。为此,希望我们的秘书长能够每天都到省林学会的网站上浏览一番,看看有没有新的文件需要下载,千万不要因为没有及时浏览网站、下载文件而误事。我就有一个很好的习惯,每天一上班,先上网浏览省科协、民间组织管理局和中国林学会三个网站,这已经坚持了很多年,感觉和效果都不错。我建议大家也不妨效仿一下。
九是关于科技开发问题。省林学会目前手头上有2个项目要搞,一个是林下参推广项目,一个是侵蚀沟生态治理。林下参从去年起就打算在龙湾搞,并已深入实地做过现场勘察。侵蚀沟治理原打算结合“三帮扶”在敦化搞,去年也干了一条沟,但因没有林业单位参与不成功,打算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林下参项目,去年我已经说过不下5次,几乎去一回说一次,来到厅里见了面就说,希望龙湾林学会要重视起来,真正摆到工作日程上来,必要时可以责成专人负责这个项目。如果能列入推广项目,更要抓实、抓好。侵蚀沟治理,谁有这方面的热情和积极性,尽可以与我们联系。总之一句话,就是要上下联手干点事情,有点作为。
十是关于推广调研问题。推广站已经正式独立设置。虽然目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正式工作尚未启动,但我们能够做且可以做的事情应该先做。去年下半年就打算在全省开展推广体系调研,摸下情况,后因种种原因搁置下来。今年工作计划又做了安排,必须搞,不能再拖了。我之所以说这件事情,就是想借此机会跟大家打个招呼,希望各位回去以后跟领导汇报,要求有关方面提早做些准备,同时也希望得到各位秘书长的大力配合,多为推广事业发展提供情况、献计献策。
最后再说一说奖项申报和先进评选问题。省林学会目前掌握着三大奖项:省林业厅的长白山科技奖、省科协的学术成果奖和中国林学会的梁希科技奖。长白山科技奖由省林学会评审,省科协的学术成果奖和中国林学会的梁希科技奖由省林学会推荐。讲这件事的主要目的:一是想把奖项通报给大家知道;二是希望大家认真履行归口职责;三是想请大家抓住机会,积极申报。对于此次先进评选,各地上报上来的情况很不平衡,多少不均。我们分析主要可能是对有关概念把握不一。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跟大家说明:①关于团体会员。我们认为是会员组的,就具备团体会员资格,就可以作为基数计算参评数。②关于个人会员。以省林学会会员登记数为准,凡是在省林学会这里没有登记的,不能评选。换句话说,你连会员都不是,怎么可能成为先进?这也是此次有些地方报上来了的名单但最后可能没有而被拿下来的主要依据。③关于否决条件。凡是要求上报有关材料、完成有关任务而没有上报、完成的,一律不能评为先进。今年就这么的了,从明年开始,一定照此办理。这里先跟大家打声招呼。
同志们,啰哩啰唆说了一堆,核心还是想大家把工作干好。我也坚信,在新一届厅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广大学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林学会的工作,也一定能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创造出新的辉煌。
今天中午虽然按要求不备酒、自助餐,但一定管饱,希望大家都能留下来用餐。下午回去的同志一路平安!
谢谢大家!